1933年秋天到第二年夏天,中央红军在苏区跟国民党军队展开了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当时负责指挥的博古和李德瞎指挥,非要让红军硬碰硬地进攻,结果吃了大亏,牺牲了不少战士。后来他们又怂了,改成死守阵地,结果根据地越打越小。这么一来,咱们党的日子可就越来越难过了。
1934年春天,红军在广昌吃了败仗,伤亡惨重,中央苏区岌岌可危。到了7月,为了给中央苏区解围,红军兵分两路:第7军团往北打,开辟新根据地;第6军团则向西突围,展开游击战。
形势越来越严峻,国民党军队像潮水一样涌来,直接撕开了中央苏区的外围防线,朝着核心地带猛扑。枪炮声在苏区上空日夜不停,敌人的部队已经把这里围得水泄不通,连只鸟都飞不出去。可就算这样,红军面临的困境一点都没好转,反而更加危险了。
当时红军的情况真是够呛!跟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比起来,咱们的队伍简直是在硬撑。统计数字摆在那:总兵力连十万都凑不齐,每个师能打仗的兄弟连四千人都不到。这半年仗打下来,队伍越打越瘦,最要命的是连吃饭都成问题,子弹更是打一颗少一颗。说实话,就这条件还能坚持战斗,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生死存亡之际,博古和李德竟然死抱着"用碉堡对抗碉堡"的战术不放,这简直是把红军往火坑里推!这种僵化的作战思路,完全是在拿战士们的性命开玩笑。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种打法根本行不通,可他们就是执迷不悟,硬要让红军往敌人的枪口上撞。这不是打仗,这是在送死!
9月底,老蒋为了加速消灭红军,在庐山搞了个秘密军事会议。这次会议安保级别高得离谱,200多号参会人员全是来自江西、湖北、湖南、山东、河南这五个省的军政大佬。
老蒋亲自坐镇召开军事会议,就一个核心议题:怎么把苏区一锅端了。会上那个德国来的军事专家汉斯·冯·塞克特可没闲着,当场甩出了后来臭名昭著的"铁桶战术"。这招狠,摆明了要把红军往死里整!
老蒋这回可是下了血本!他精心策划的军事行动简直是要把中央苏区给包饺子。整整150万大军,这可不是小数目,再加上飞机大炮助阵,摆明了就是要玩个大的。他们的战术很明确:从四面八方往瑞金压,最后形成个铁桶阵,把瑞金围得水泄不通。这架势,明摆着就是要一口吃掉中央苏区!
部队每向前推进一段距离,只要到达指定地点,就必须立即动手修建防御设施。战士们得抓紧时间架设铁丝网,建造碉堡,布置火力点。不光这些,后勤保障也得跟上——要建粮仓、弹药库,还得准备战地医院,连电话通讯系统都得安排妥当。
老蒋这次可真是下了血本,把围剿红军的阵仗搞得跟铁桶似的。从这架势就能看出来,他是铁了心要把红军往死里整。
当包围圈彻底合拢后,各路部队立即展开协同作战。他们一边朝着瑞金方向步步紧逼,一边加紧架设铁丝网、修筑碉堡,构建密集的火力封锁网。按照这个推进速度,不出半年就能直捣瑞金。到那个时候,面对这样铜墙铁壁般的包围,红军就算插翅也难飞了。
老蒋这人心思缜密得很,早就给自己留了后手。万一出啥幺蛾子,他手底下还攥着一支随时能拉出来救场的队伍。这支预备队可不是摆设,关键时刻真能顶上去。说白了,这就是他给自己上的最后一道保险,防的就是突发状况。
国民党调集了整整12个师的兵力,摆开架势跟红军正面硬刚。这可不是简单的军事对抗,而是精心设计的战略陷阱——他们故意大张旗鼓地跟红军交火,就是要让红军误以为这就是主战场。等红军被牵制住的时候,真正的杀招正在暗中形成:一个致命的包围圈正在慢慢收紧。等到这个死亡陷阱完全合拢的那一刻,红军可就真的插翅难逃了!
这场在庐山召开的军事会议整整开了七天。老蒋在会上拍着胸脯打包票,说那个所谓的"铁桶计划"绝对靠谱,还放出狠话要"一战定乾坤"。他这股子亢奋劲把在场的人都给带嗨了,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都觉得胜券在握。
这份作战文件的分量可不轻,掂在手里沉甸甸的,少说也得有两斤多重。最扎眼的是每份文件封面上都赫然印着"绝密"两个大字,红彤彤的印章格外醒目。
可谁能想到,老蒋他们刚开完会没多久,这份绝密的作战方案就神不知鬼不觉地落到了红军手里。这脸打得啪啪响,精心策划的围剿计划还没开始就彻底暴露了。
1934年春天,中共地下党员项与年和卢志英接到特殊任务,成功打入国民党江西省保安司令莫雄的阵营。这个莫雄可不是一般人,他虽然是国民党高官,但早就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心怀不满,暗地里已经和共产党搭上了线。
在著名的庐山会议上,莫雄作为重要参与者全程在场。会议刚结束,他就带着一批机密资料火速下山,把这些重要文件亲手交给了项与年等同志。整个过程干脆利落,充分展现了地下工作者高效精准的办事风格。
经过激烈讨论,大家意识到这些文件关系到整个苏区的命运。时间紧迫,必须马上把文件送到中央苏区。关键时刻,项与年挺身而出,主动揽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所有人都明白,这趟送信的差事危险重重,但为了革命事业,必须有人站出来。项与年二话不说,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扛在了肩上。
项与年为了把重要情报安全送到苏区,想了个绝妙的法子——假扮成要饭的。当时路上到处都是敌人的关卡,查得特别严。但他愣是靠着这身乞丐打扮,一路躲过重重检查,最终亲手把密件交到了周恩来手里。这份情报能安全送达,全靠他这出"苦肉计"演得够逼真!
中央领导仔细研究了这份文件后,马上意识到事态有多严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再不赶紧突围,那可就真完蛋了!
这份绝密情报直接促成了中央红军长征的战略决策。当时中央领导看到文件后,当机立断决定转移,这才有了后来震惊中外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可以说,没有这份关键情报,整个中国革命的走向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事当年知道的人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连毛主席他们都被蒙在鼓里。为啥?当时情况火烧眉毛,根本顾不上详细汇报。更关键的是,那次转移简直跟逃命似的,谁能想到这个改变历史走向的重大决定,背后居然藏着一份秘密情报!说出去都没人信,可这就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
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虽未留下太多记载,但莫雄和项与年冒着生命危险为中央苏区传递情报的壮举,永远值得被铭记。在那个白色恐怖的年代,他们就像暗夜中的信使,用生命架起了一条秘密情报通道。虽然史料寥寥,但这两位无名英雄的贡献,早已镌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丰碑上。
后来毛主席了解到当年的情况时,直接竖起大拇指夸赞"贡献非常大"。建国后,老人家还专门交代准备南下的叶剑英:"一定要找到莫雄,给他安排个合适的工作。"这简简单单两句话,分量可不轻。要知道能让毛主席亲自过问安排工作的人,那都是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莫雄当年干的事,肯定不简单!
历史不会忘记这些用鲜血铸就丰碑的英雄们。他们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篇章。这些先驱者的名字,必将永远镌刻在人民心中。他们的牺牲与奉献,是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基石。每一个为理想献身的革命者,都值得后世永远缅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民政协作为这一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这一制度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辉煌配资-股票配资世界-全国排名前十配资公司-股市行情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